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PPT
原文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
原文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酒并非好酒,却为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总被云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赏析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是苏轼对人生的总体感受,含有深刻的哲理意味。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对人生的坎坷沧桑有着深切的体验,所以是“世事一场大梦”的切身体验者。既然是“大梦一场”,遂有“人生几度新凉”的叹息。这是作者对人生整体的反思。“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含比喻意味,实写人生之“凉”多。细细品评,作者为人生短暂而感伤的心情跃然纸上。“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在悲凉低沉的调子中,又透出一丝达观和自嘲。这两句是说:在萧瑟的秋风中,听着吹打着树叶的唰唰声,我举目看去,只见自己的眉头鬓上又增添了不少白发。“风叶鸣廊”,是中秋夜景,也是悲凉的象征。与上两句连起来看,似是说:既然“世事如梦”,人生“新凉”,那么,何必过于计较人生的得失穷达呢?这体现了苏轼旷达、洒脱的性格。“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这两句,作者借“酒贱”、“月明”之实景,引发出“客少”、“云妨”之窘境。作者用“客少”反衬自己的孤独无依,用“云妨”暗喻奸邪当道,蒙蔽圣明。他在此以月自喻,他认为,月亮运行天上,本自皎洁,只因浮云遮蔽,才变得暗淡无光。而自己的忠良之心,亦如明月之被云妨。这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是以哀景抒哀情,寓贬谪失意之情于写景叙事之中。“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末两句是说:中秋良宵,弟兄分离,各在一方,此情此景,如何能不倍感孤独伤感!想到此,作者情不自禁地“把盏凄然北望”。这是作者在中秋团圆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也是对人生离别的一种伤感。此情此景,用东坡词中另一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来收束全词,则全词浑然一体,意境更为浑融广阔。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中旷达与感伤、乐观与悲观、出世与入世等复杂矛盾的思想斗争,是这种矛盾斗争造就了他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反映在他的创作上则形成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风格。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