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PPT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以及其他军区部队与地方武装,中国人民解放军以60万对敌80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一次辉煌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北京)、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北京)、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华北敌军战略概况和解放区战场在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淮海战役正紧张进行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华北敌军在南线的主要战略据点,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城市都处在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这时,华北敌军为保住其在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城市,迅速调集其第13军、第16军、第92军、第62军、第94军等部共80多万人,布防于北平、天津、张家口之间的广大地区。同时,敌军还以一部兵力编成若干机动部队,以寻找人民解放军的弱点,伺机进行袭击。为了全歼华北敌军,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华北军区主力与东北野战军一部共100多万人,在华北敌军可能向南撤退的交通要道上,多处布防,准备歼灭来犯之敌。同时,调华东野战军两个纵队到北宁线,准备攻击北宁线各要点,以防止敌军向南逃跑。我军作战方针和作战计划根据敌军上述情况和我军已到北宁线的两个纵队,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我军首先在津沽方向作战,“向天津、塘沽方向出动,在歼灭性打击下,争取歼灭津沽线上或其以东的敌人”,并要求我军在攻击开始前不作暴露企图的长途行军,以免被敌人察觉。同时,中共中央军委还要求淮海战役前线指挥部“抑留并歼灭津浦线(天津至浦口)及蚌埠之敌”,并防敌向北平方向逃跑。天津战斗天津战斗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解放天津,截断敌军退路而进行的一次战斗。天津国民党守军负隅顽抗,使解放军遭到一定的伤亡。这次战斗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迅速解放华北全境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平解放北平北平和平解放是中国解放战争平津战役的尾声。1949年1月15日,天津的国民党守军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北平的国民党守军陷于绝境。16日,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部副总司令邓宝珊代表总司令部与解放军代表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会面商谈。双方于21日达成《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22日,北平傅作义所部25万守军按协议陆续撤出市区,接受解放军改编。31日,解放军和平入城,平津战役结束。至此,中国共产党控制了华北主要城市及大片地区。解放张家口张家口是察哈尔省的省会。它位于平津和绥远之间,是华北的咽喉要地。我军为了迅速解放华北全境,便以神速动作分割包围张家口之敌。在我军围困下,敌军只得分路突围。我军各路纵队又分别对突围之敌展开攻击。经过两天两夜的战斗,终于将敌全部歼灭。至此,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结束,使得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它连同辽沈、淮海(徐蚌)战役的胜利,不仅为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解放军战史上一次辉煌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天津解放天津解放是平津战役第一阶段的关键。我军在攻克天津的作战中,以伤亡约四万九千人的代价,取得了歼灭国民党军十八个师共计十万九千人的重大胜利,基本上解放了天津市全境。天津的解放,不仅使华北的门户洞开,而且使华北全境直至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和平解放北平北平和平解放是平津战役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我军在北平和平解放的过程中,遵守我党我军各项规定,对保护北平的建筑、文化古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私有财产,都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北平的和平解放,使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免遭战火的破坏,为新中国保存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解放张家口张家口是察哈尔省的省会,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要冲。我军在张家口解放后,使得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同时,也为我军下一步进军西北创造了有利条件。华北全境解放的意义平津战役的胜利,连同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仅为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华北全境的基本解放,使得我党能够在新解放区里迅速建立起各级人民民主政权,为新中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平津战役中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在平津战役中,有许多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值得铭记。他们以自己的血汗和生命,为人民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有以身殉职的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有英勇顽强的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等等。这些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不仅铭记在人民心中,而且激励着我们在今天的新时代里继续前行。总之,平津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战史上一次辉煌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它的胜利不仅为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今天的新时代里,我们应该继续铭记这段历史,不断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平津战役中,解放军以神速动作分割包围张家口之敌。在我军围困下,敌军只得分路突围。我军各路纵队又分别对突围之敌展开攻击。经过两天两夜的战斗,终于将敌全部歼灭。以下是其中一件英雄事迹:1948年12月30日拂晓,杨成武司令员指挥第3兵团第3纵队(欠第9旅)共4个师的兵力,在东起张家口、西至涿鹿的长达200公里的战线上,对傅作义集团发起了迅猛的攻势。在12月31日这一天内,我军就全歼了敌第13军等部共10个师的兵力。而另一支敌军,即第16军等部,也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四散溃逃。到1949年1月1日凌晨,我军已打垮了敌第13军、第16军、第94军等部,将其4个军部、13个师共50多万人全部歼灭。以上是平津战役中一件英雄事迹的例子。在这次战役中,我军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和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充分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一举打败了敌人。平津战役的胜利,不仅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而且使全国得到了统一,使人民从战争中得到了解放。这次战役也为我军今后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为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和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平津战役中,我军指战员们以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实现了毛主席提出的“天津、北平、张家口争取和平解放”的战略任务。他们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将永载史册,激励着我们在今天的新时代里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平津战役中,我军还通过瓦解敌军,成功地争取了敌军起义。天津塘沽的解放天津塘沽的解放是平津战役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步。我军在攻克天津后,立即向塘沽发起攻击。在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敌军纷纷缴械投降。我军在短短几天内就成功地解放了塘沽,使得华北的门户洞开,为解放全国领土奠定了基础。北平的和平解放北平的和平解放是平津战役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我军在包围北平后,积极开展政治攻势,通过谈判和瓦解敌军,成功地争取了北平守敌的起义。这使得北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免遭战火的破坏,为新中国保存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张家口的解放张家口的解放是平津战役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我军在包围张家口后,通过瓦解敌军,成功地争取了张家口守敌的起义。这使得张家口这座战略要地得以解放,为新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平津战役中瓦解敌军的成功经验平津战役中,我军通过瓦解敌军,成功地争取了敌军的起义。这充分证明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和我军官兵的高尚品质。我军通过开展政治攻势,使敌军感到起义是唯一的出路,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流血牺牲,实现了和平解放的目标。总之,平津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战史上一次辉煌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它的胜利不仅为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今天的新时代里,我们应该继续铭记这段历史,不断汲取历史经验教训,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