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PPT
定义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紧急抢救技术。其目的是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
定义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紧急抢救技术。其目的是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手段,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从而挽救生命。CPR是现场目击者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进行的紧急抢救,为后续的专业医疗救助赢得宝贵时间。法规与重要性2020年8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将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这一举措反映了心肺复苏在急救教育中的重要性。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为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救助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疾病简介与原因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心搏骤停的原因可分为心源性心搏骤停和非心源性心搏骤停。疾病分类根据心电图特征及心脏活动情况,心搏骤停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心室颤动心室肌发生快速而极不规则、不协调的连续颤动。这种心搏骤停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心室颤动如能立刻给予电除颤,则复苏成功率较高心室静止心室肌完全丧失了收缩活动,呈静止状态。多在心搏骤停一段时间后(如3~5min)出现心电-机械分离心室肌可断续出现缓慢而极微弱的不完整的收缩。此型多为严重心肌损伤的后果,最后以心室静止告终,复苏较困难心肺复苏步骤确定环境与判断意识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环境,并检查其是否有意识。如果患者无反应,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紧急呼叫急救服务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胸外心脏按压将患者平放在硬地板或硬板床上,双手重叠,掌根部放在两侧乳头连线之间的胸骨上。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快速、有力、规律地往下按压30次。按压深度为5-6cm,频率为100-120次/分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在每次按压后,停止按压并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异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然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应在1秒钟以上,直到看到患者胸廓起伏循环进行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这是一个周期,连续进行5个周期(约2分钟)后,迅速判断患者是否恢复呼吸和心跳。如果没有恢复,则继续按照这一流程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指征心肺复苏成功的指征包括:颈动脉搏动、测量到血压、瞳孔缩小、周围循环恢复、心跳和呼吸恢复等。此外,还包括意识恢复、眼球活动、四肢抽动等。总结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的救命技术,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手段,为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比例,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