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第八师PPT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部,位于东经84°58′-86°24′,北纬43°26′-45°20′范围内。师属农牧团场及厂矿分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部,位于东经84°58′-86°24′,北纬43°26′-45°20′范围内。师属农牧团场及厂矿分若干片块,散布在石河子、克拉玛依两市及沙湾、玛纳斯两县境内。该区域东北部在玛纳斯县境内与兰洲湾乡及第六师新湖总场相接,南部由沙湾县山区直抵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界,西部在沙湾县西境与奎屯市相邻,西北部深入克拉玛依市境,北部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师域总面积为5851平方公里。历史沿革新疆第八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当时该地区属于西域都护府。在清乾隆年间,已有少量兵屯在此开垦,后来逐渐聚集民众垦种,形成了村落。然而,由于战乱,大部分群众逃往他处,至解放前只有少量少数民族散居在此从事农牧业生产。1950年,新疆军区二十二兵团二十六师进入石河子开垦,二十六师下辖76团、77团、78团及独立营。1953年3月,二十六师改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八师,下辖3个团依次更名为农业建设22团、23团、24团。1954年10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农八师归其建制。随后的几年里,兵团直属机耕农场、兵团直属紫泥泉种羊场等单位先后并入农八师。在1955年2月,农十师撤销,30团、劳改支队划归农八师;翌年,劳改支队并入30团。1956年,开发安集海。1958年,将驻垦安集海的二十二团扩编为安集海一、二、四、七场(后并编为2个农场);同年,开发莫索湾,当年建成莫索湾一、二、三、四、五、六和共青团农场(后并编为3个农场)。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兵团及农八师兴建、扩建一批厂矿企业,包括八一棉纺织厂、八一制糖厂、八一造纸厂、八一毛纺织厂等。1966年,农八师垦区基本定型,直辖团级生产单位16个。1969年7月,兵团农牧团场统编序号,安集海七场更名为141团场,22团更名为142团场,23团更名为143团场,石河子总场划分为145团场、146团场,30团更名为147团场,莫索湾二场更名为148团场,莫索湾五场更名为149团场,共青团农场更名为150团场。1978年,撤销石河子地区,石河子市改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原石河子地区的沙湾县划归塔城地区,玛纳斯县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1981年12月,中央政府决定恢复兵团建制,名称由原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开始二次创业。农八师建制恢复,与石河子农工商联合企业为同一机构,合署办公,农八师与石河子市合组一个党委。下辖除原农八师的单位外,并包括原属兵团和农七师的一些单位。2012年12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批准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八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从建工师移交的红旗农场、石南农场分别并入144团、143中心团。师部驻石河子市。主要领导第八师一四四团党委副书记、团长为范荣华,他是一位汉族男性,出生于1971年5月,拥有大学本科学历,并且是中共党员。经济发展在经济方面,第八师石河子市上半年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一产增加值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9.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此外,他们持续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安装北斗导航自动驾驶装置4286台,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5%。林果业和设施农业迅猛增长,3983座设施大棚生产蔬菜4.23万吨、增长21.8%,瓜果产量2.1万吨、增长51.3%。在畜牧业方面,第八师石河子市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新建高标准规模化养殖场23个,畜牧业产值增长14.2%。同时,他们持续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在深化改革方面,第八师石河子市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并持续推动兵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此外,他们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第八师石河子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第八师石河子市坚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同时,他们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总的来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在经济发展、深化改革、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他们将继续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