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白术散的医案PPT
以下是使用白术散的医案:医案一: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一位中年男性,有20余年的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平时常易咳嗽,伴有喉痒,咯痰黏稠。此外,患者面色不华,胸闷,...
以下是使用白术散的医案:医案一: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一位中年男性,有20余年的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平时常易咳嗽,伴有喉痒,咯痰黏稠。此外,患者面色不华,胸闷,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脉濡滑,舌苔腻,边呈齿痕。中医诊断为肺脾两虚,痰湿内盛型咳嗽。处方:参苓白术散加制半夏10g,陈皮10g,象贝母10g,白僵蚕10g。治疗效果:服药2周后,患者咳嗽痰出已少,喉痒缓和,胸闷稍畅。继续服用上方2月余后,咳嗽渐平,咯痰量减,面色稍红润,食欲增进,神疲乏力减轻,精神转旺,舌边齿痕消失。后改服参苓白术丸巩固疗效。医案二:胃痛(脾虚湿困型)患者为一位28岁女性,主诉胃痛。中医诊断为胃痛,证型为脾虚湿困。处方:参苓白术散加减,具体药物包括党参20g、茯苓20g、炙甘草5g、白术15g、白扁豆30g、陈皮5g、莲子15g、神曲10g、藿香10g、白芍10g、柴胡10g、鸡内金15g、山药15g、砂仁(后下)5g、豆蔻(后下)5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效果:经过6剂治疗后,患者上腹部疼痛明显减轻,无呕吐,胃纳好,大便基本成形,每日1次,偶尔2次,舌淡,苔白稍厚,脉细。后守上方去藿香、神曲,续服6剂,症状进一步改善。医案三:胃脘胀满(脾胃虚弱,气阴营血俱亏型)患者为一位60岁男性,主诉胃脘胀满,食少便秘,形体消瘦。胃镜及病理活检示慢性中、重度萎缩性胃炎。脉细弦,舌苔薄腻,质偏红。中医诊断为胃脘胀满,脾胃虚弱,气阴营血俱亏型。处方:参苓白术散加川石斛10g,丹参10g,陈木瓜10g,炙乌梅10g,六神曲10g,香谷芽12g。治疗效果:患者进服上方2周后,食欲转旺。至3个月,脘胀显著减轻,面色转润,胃纳增进,形体亦见丰腴,脉弦象略和,舌质偏红转淡。6个月后门诊随访,诸症均瘥。胃镜及病理复查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总结以上三个医案均使用了白术散作为主方,根据不同病症进行了加减化裁。在慢性支气管炎的医案中,白术散加减配合其他药物,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咳嗽、咯痰等症状。在胃痛的医案中,白术散加减对于脾虚湿困型胃痛有显著疗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在胃脘胀满的医案中,白术散加减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胃胀、食少等症状,并促进了胃黏膜的修复。这些医案表明,白术散作为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通过加减化裁,可以适应不同病症的治疗需求。然而,在使用白术散时,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