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书上的例题:《乘法的初步认识》PPT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会口算乘法算式的结果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会口算乘法算式的结果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8页的内容,练习九的第1~4题。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例1的放大图,每个学生准备20根小棒。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出示例1放大图。叙述:这是小朋友在摆小棒,他们摆的是什么样的图形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用几根小棒摆成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根)摆3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怎样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4+4=12)摆4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4+4+4=16。继续提问:如果摆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4+4+4+4+4+4+4+4+4=40。教师指出: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就是乘法。学习新知教师说明:求4个4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作4×4=16。教师讲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4和4相乘,可记作4×4,读作“四乘四”。乘法的结果是16,可记作“等于16”,读作“等于十六”。教师再写出乘法算式:3×4=12,让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并指导学生读这个算式。先让学生摆小棒,每堆摆5根,摆4堆。然后,根据学生摆的小棒图,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进一步体会乘法的简便性。教师出示例2的放大图,并说明:每架飞机用4个三角形摆成,有3架飞机用多少个三角形摆成?让学生先摆一摆小棒,再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进一步体会乘法的简便性。巩固练习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体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让学生独立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集体订正。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指导学生把相同加数连起来,然后写出乘法算式。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写出算式,并计算。教案点评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两个例题,分别出现有两个和三个相同加数连加的情况,然后引出乘法算式,并从中说明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教法建议: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建立乘法的概念应注意通过加法、乘法算式对照比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简便性在教学例2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动手摆小棒,再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这样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课堂练习设计(1)3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 )×( )=( )。(2)2和5相乘,写成乘法算式是( )×( )=( )。看图写算式(1)▲▲▲▲加法算式: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2)☆☆☆☆☆☆☆☆加法算式: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写出两道得数是12的乘法算式(课后作业设计(1)3 + 3 + 3 = _______(2)2 + 2 + 2 + 2 + 2 = _______(3)4 × 2 = _______(4)5 × 3 = _______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3 + 3 + 3 + 3 = _______ × _______(2)4 + 4 + 4 = _______ × _______(3)2 + 2 + 2 + 2 + 2 + 2 = _______ × _______看图列式计算(1)▲▲▲▲▲▲▲▲▲▲加法算式: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2)☆☆☆☆☆☆☆☆☆☆☆☆☆☆☆☆加法算式: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正方形用4根小棒摆成。摆3个正方形需要:4 + 4 + 4 = 12摆4个正方形需要:4 + 4 + 4 + 4 = 16摆10个正方形需要:4 + 4 + 4 + 4 + 4 + 4 + 4 + 4 + 4 + 4 = 40使用乘法表示为:4 × 3 = 124 × 4 = 164 × 10 = 40每架飞机用4个三角形摆成,有3架飞机。使用小棒表示为:▲▲▲▲(每架飞机)▲▲▲▲▲▲▲▲▲▲(3架飞机)加法算式:4 + 4 + 4 = 12乘法算式:4 × 3 = 124 × 3 = 12乘数 × 乘数 = 积教学反思(由教师填写)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图形展示,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了乘法的含义和运算方法。在例1和例2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形成具体的图形,再引导学生将加法算式转化为乘法算式,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乘法是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在练习设计中,通过填空、看图写算式和计算等多种形式,巩固了学生对乘法算式和意义的理解。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乘法的初步认识。“继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ì xù”。其基本含义是不间断地进行下去,不停止或中断。作为一个动词短语,“继续”用来表示持续进行某项活动,强调坚持下去,不被困难或挫折所阻挠,继续进行下去。“继续”这个词语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比如学习、工作、体育等。在学习上,我们可能会说“我要继续努力,提高我的成绩”。在工作上,我们可能会说“这个项目还需要继续推进,不能停下来”。在体育比赛中,我们可能会说“比赛还没有结束,我们要继续加油”。此外,“继续”还可以表示承继、嗣续,或者指与前一件事有连续关系的另一件事,与前一阶段有连续关系的后一发展过程。例如,在《孟子·梁惠王下》中就有提到:“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这里的“继”就可以理解为“继续”。在编程领域,“继续”可能指的是一种控制流程的方法,如在某些编程语言中,可以使用“continue”语句来跳过当前循环迭代,并开始下一次迭代。总之,“继续”是一个具有丰富含义和广泛应用的词语,其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继续”作为一个词语,除了上述的含义外,还可以表示对某事的持续进行或持续存在的状态。它强调了连续性和不间断性,表示某一行为、状态或情况在时间上的延续。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常常用于描述一系列连续的动作或状态。例如,当我们说“请继续讲下去”,我们是在请求对方继续他们之前的讲述。当我们说“这个项目将继续进行”,我们是在表示这个项目将会持续进行下去。在文学作品中,“继续”也经常被用来描述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在小说中,作者可能会说:“故事继续发展,主人公遇到了新的挑战。”这样的表述能够引导读者进入故事的下一个阶段。此外,“继续”还可以用于表达时间的延续或未来的展望。例如,当我们说“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我们是在表示我们会持续努力,以期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总之,“继续”是一个具有描述性和通用性的词语,可以用于各种语境中描述连续的动作、状态或情况。它强调了持续性和不间断性,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概念和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