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之水门洞PPT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长津湖地区是志愿军东西两线部队进入朝鲜北部的必经之地,这一地区的战斗对整个战役的胜利具有决定性影响。然而,由于气候、地形等客观...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长津湖地区是志愿军东西两线部队进入朝鲜北部的必经之地,这一地区的战斗对整个战役的胜利具有决定性影响。然而,由于气候、地形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志愿军第9兵团在入朝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临危受命1950年11月6日黄昏,担任东线进攻的第9兵团的第27军全线进抵长津湖地区。此时,第27军负责在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3个方向阻击敌人。11月7日凌晨,新兴里之敌出动30余架飞机,在未加侦察并进行轰炸扫射的情况下,凭借空中优势和强大的地面炮火支援,向第27军第80师防御阵地发起进攻。第80师依托仓促构筑的工事,顽强抗击敌人。从拂晓到黄昏,连续击退美军3次进攻。入夜后,美军改变战术,采取小股兵力进行试探性进攻,以便进一步察看志愿军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备情况。此时,第80师第240团以示弱的方式诱使美军小股兵力进入新兴里地区,采取“零敲牛皮糖”的战法,将其分割包围,各个歼灭。诱敌深入新兴里地区的战斗持续了近两天,虽然没有能够大量消灭美军有生力量,但也使美军高级指挥官确信:志愿军早有准备并具有相当强大的战斗力。于是,麦克阿瑟改变战略,决定先以地面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侦察志愿军的虚实;同时出动飞机对志愿军部队及后方补给线进行狂轰滥炸,以取得制空权;之后迅速调集部队和物资向北进击,企图打通各作战部队之间的联系,进而分割包围并消灭志愿军主力于长津湖地区。穿插分割美军改变战术之际,志愿军第9兵团也调整了部署。为打破美军可能形成的包围态势并对其造成更大杀伤,第9兵团决定:以第27军主力进至长津湖以北地区实施正面防御;以第20军主力迅速迂回至长津湖以南地区实施分割包围;以第26军主力进至咸兴地区准备随时支援作战;以第9兵团指挥部进至江界地区统一指挥各部队的行动。这一部署使第9兵团在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70公里的地区上形成了集中优势兵力、实施分割包围、内外夹击的有利态势。分割包围按照兵团司令部的作战计划,担任穿插分割任务的第20军于11月27日22时开始行动。在作战行动中,第60师180团以积极的动作,大胆穿插至敌后新兴里、内洞峙、死鹰岭一带;第58师172团和第59师177团分别进至新兴里以南、以西地区实施迂回;第60师178团为预备队。各部队不顾气候恶劣、道路艰险和敌机袭扰等困难条件,昼伏夜行、严密伪装、快速行动,按时进入了指定位置。断敌退路11月28日凌晨,担任阻击敌人的第27军对新兴里、柳潭里之敌发起反击。在炮火掩护下,第80师于拂晓前攻入新兴里,将敌分割包围于几个狭小地域内;同时以第242团迅速抢占内洞峙及其附近高地,切断了新兴里之敌南逃的道路;第79师在加强新兴里正面防御力量的同时,以第237团迅速肃清柳潭里之敌;以第236团迅速占领了死鹰岭及其以南地域,阻击了柳潭里之敌南逃的道路;第235团于内洞峙西侧与美军警戒分队激战两小时后将其歼灭。在抗美援朝战争史上创造了3个第一:第一次歼灭美军建制团;第一次与美军陆战1师交手;第一次将美军陆战1师全歼于长津湖地区。聚而歼之在围歼新兴里之敌的同时,担任迂回任务的第58师于11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