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时代背景和意义PPT
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它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
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它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即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抗日战争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强调了人民战争的思想,阐明了抗日战争作战的形式上主要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论持久战的时代背景论持久战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重危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战已经开展了一年多,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仍然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深刻分析了中日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论持久战的意义《论持久战》的意义重大而深远。首先,它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著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和指导中国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其次,它不仅指导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抗日战争,而且对于观察研究当代的战争问题,指导革命战争,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战争,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论持久战》还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它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具体来说,《论持久战》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战略指导《论持久战》为抗日战争提供了明确的战略指导,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思想武装《论持久战》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使他们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这种思想武装对于坚定人民的抗战信心、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起到了重要作用实践启示《论持久战》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其他国家和民族在面对类似战争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它表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只有坚持持久战、实行人民战争、采取正确的作战形式,才能最终取得胜利理论贡献《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它提出的持久战战略方针、人民战争思想、运动战和游击战等作战形式,为后来的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总之,《论持久战》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它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对于后来的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