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世说新语成语典故PPT
管中窥豹管中窥豹,意思是指从管子里看豹,比喻见识狭小,看不到全面。典故: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末年的著名书法家。他少年时就跟父亲王...
管中窥豹管中窥豹,意思是指从管子里看豹,比喻见识狭小,看不到全面。典故: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末年的著名书法家。他少年时就跟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后来成为与父齐名的大书法家,人称“二王”。有一次,一位明友到王献之家中作客,看到他家中挂着父亲王羲之的一幅字,就赞不绝口。王献之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就不客气地说:“这幅字写得不怎么样,还是我的字写得好,要比父亲的字强得多呢!”那位朋友一听,吃了一惊,说:“别人都说你写得很好,哪里比得上令尊大人呢?”王献之听了,就请朋友到后园去参观他的书法。王献之把朋友带到书房,打开柜子,把里面存放的几轴书法拿出来请朋友看。那位朋友看了,果然都是精品,就不好意思地承认了自己的看法有些片面。王献之听了,得意地笑起来。那位朋友告辞以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另外一位书法家。那位书法家就在评论王献之的书法时说:“他写的字,在一般情况下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仔细去挑剔的话,恐怕还找不出完美的地方。”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管中窥豹”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见识狭小,看不到全面。 一往情深一往情深,意思是指对人或对事物顷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典故:东晋时期,有一个名叫桓伊的将军,不仅善于作战,还擅长音乐,特别喜欢吹笛子。他的笛声优美动听,堪称一绝。桓伊身处高位,却为人谦和,平易近人,丝毫没有架子。他的这一品质,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有一天,桓伊乘车走在街上,恰好遇到了另一位名士王徽之。王徽之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才情卓越、放诞不羁而著称。他见到桓伊后,心中一动,想与桓伊交个朋友。但王徽之并没有直接上前搭讪,而是选择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方式——他派了一个门生去对桓伊说:“我家主人特别欣赏您的笛声,希望能听到您亲自吹奏一曲。”桓伊听说后,并没有因为王徽之的名气而摆架子,反而欣然答应了。他当即下车,取出笛子,在路边为王徽之吹奏了一曲。笛声优美动听,如泣如诉,令人陶醉。王徽之听到笛声后,心中激荡不已,深感桓伊的才华与深情。后来,王徽之在与人谈论音乐时,感慨地说:“桓伊的笛声真是一往情深啊!”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一往情深”,用来形容对人或事物的深厚感情。 掷果盈车掷果盈车,意思是装装果实装满了车,比喻得到的荣誉、赏识非常多。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容止》,讲述了潘安仁、左太冲两人相貌丑陋但才华横溢,因此得到了许多人的赏识和赞誉。其中,潘安仁因为容貌丑陋,就驾车走在街上,让果子往车子里丢,最后都装满了车。 鹤立鸡群鹤立鸡群,意思是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典故:嵇绍是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他身材魁梧,容貌俊秀,在同伴中非常突出。有人说他“鹤立鸡群”,意思是说,他像一只高雅的鹤站立在鸡群之中,非常引人注目。后来,嵇绍的才华得到了晋武帝的赏识,被召为侍中,历官多个职位,最后因在“八王之乱”中保卫晋惠帝而壮烈牺牲。 口若悬河口若悬河,意思是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来没个完。典故:东晋时期,有一位名叫郭象的哲学家,他的学问非常渊博,口才极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如同悬河倾泻,人们称他“口若悬河”。有一次,郭象到一个有钱人家去做客,主人设宴款待。席间,主人为了表示对郭象的尊敬,就请郭象位于上座。这时,在座的一位客人却说:“郭象太胖了,不能让他坐上去。”郭象听了,并不生气,而是慢慢地说:“你说我胖,胖在哪里呢?如果胖在腰上,那么减去腰围就可以了;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