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动作讲解PPT
双手托天理三焦1. 预备姿势身体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松垂身侧,目视前方。2. 动作说明两臂徐徐自左右侧方上举至头顶两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
双手托天理三焦1. 预备姿势身体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松垂身侧,目视前方。2. 动作说明两臂徐徐自左右侧方上举至头顶两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上如托天状,同时顺势踮两脚跟再将两臂放下复原同时两脚跟轻轻着地如此反复多遍若配合呼吸,则上托时深吸气,复原时深呼气3. 功理作用此动作可促使经气运行,向上牵拉可以伸展脊柱与督脉。同时,这个动作还可以拉伸身体的侧面、上面和正面的经络,从而调和气血,调理脏腑,滋养身体。左右开弓似射雕1. 预备姿势身体直立,左足跨出一大步,身体下蹲作骑马式。两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拳,食指翘起向上,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2. 动作说明接着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同时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状动作复原后左右互换反复进行数次。如配合呼吸,则展臂及拉弓时吸气,复原时呼气3. 功理作用这个动作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肩颈问题、促进手臂和腰部的气血流通。同时,这个动作还可以拉伸身体的侧面和正面经络,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调理脾胃须单举1. 预备姿势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2. 动作说明上举的手臂带动全身上升同时吸气;下按的手臂带动全身下降,同时呼气。如此反复升降多次两臂交换进行如配合呼吸,则上举时吸气,下按时呼气3. 功理作用此动作可拉伸脾胃经络,增强脾胃之气。同时,通过升降开合的动作,可以调理全身的气血流通。此外,这个动作还可以拉伸身体的侧面和正面经络,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五劳七伤向后瞧1. 预备姿势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头颈正直,微微转动眼睛向左肩后方看去。配合呼吸进行练习。呼气时还原正立姿势。然后换右侧练习。如此反复多遍。2. 功理作用此动作可活动颈椎及脊柱各关节、放松肌肉、舒缓疲劳感、调理三焦、预防五劳七伤、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向后瞧的动作可以刺激颈部的大椎穴和手阳明大肠经的肩髃穴和曲池穴等穴位和经络,从而起到调理气血、舒缓疲劳的作用。此外,这个动作还可以增强脊柱的柔韧性和灵活性,缓解腰背部的不适感。同时也可以刺激身体的内脏器官和四肢肌肉等部位,促进气血流通和新陈代谢等生理功能。摇头摆尾去心火1. 预备姿势马步下蹲,双手扶膝,头先向左前方俯身,眼向左看,然后摇头摆尾,反复进行多次。配合呼吸,摇头时吸气,摆尾时呼气。2. 动作说明身体重心向右移动同时向右晃动肩膀,带动头向右转,同时吸气身体重心向左移动同时向左晃动肩膀,带动头向左转,同时呼气。如此反复进行多次3. 功理作用此动作可去心火、强腰脊、通经络、活气血、畅百脉。摇头摆尾动作可以刺激身体的多个穴位和经络,如手少阴心经的极泉穴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睛明穴等,从而起到调理心火、缓解心烦的作用。同时,这个动作还可以增强腰背部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缓解腰背部的不适感。两手攀足固肾腰1. 预备姿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上身正直,全身放松,目视前方。2. 动作说明两臂高举过头掌心向上,然后弯腰屈膝,掌心尽量向下,接触地面。同时用鼻子缓缓吸气两掌顺着腰椎两侧下滑至臀部然后呼气。如此反复进行多次3. 功理作用此动作可强壮肾脏、壮骨通经、调和气血、疏通膀胱经和督脉等。通过两手攀足的动作,可以刺激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和命门穴等穴位和经络,从而起到固肾壮腰的作用。同时,这个动作还可以拉伸身体的侧面和正面经络,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攒拳怒目增气力1. 预备姿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握拳抱于腰间,拳心向上。目视前方。2. 动作说明先将右拳向前方缓缓冲出呈半圆形,手臂与肩平齐,同时怒目而视然后将右拳收回腰间同时呼气。再将左拳向前方缓缓冲出,如此反复进行多次。配合呼吸,冲拳时吸气,收拳时呼气3. 功理作用此动作可舒缓压力、增强气力、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肝肾功能等作用。通过攒拳怒目的动作,可以刺激手太阴肺经的鱼际穴和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等穴位和经络,从而起到调理气血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增强腰腹部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背后搓揉肾俞穴1. 预备姿势并足而立,双手握空拳垂于腰两侧。目视前方。2. 动作说明两手从后腰部开始沿脊柱两侧向前搓揉至肾俞穴(位于脊柱正中线两侧约两指宽处)同时配合呼吸,向后搓揉时吸气,向前搓揉时呼气。如此反复进行多次。搓揉时可适当用力。搓揉至感觉发热或舒适为度将两手收回腰侧原位可配合按摩肾俞穴或轻轻拍打后腰部等放松动作结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