蚧壳虫的发生于防止PPT
蚧壳虫是一种广泛分布且危害严重的园林害虫,又名树虱子、介壳虫,属于同翅目蚧壳虫科昆虫。它们的繁殖速度很快,一年能繁殖2-7代,而且虫体上覆盖着厚厚的蜡质层...
蚧壳虫是一种广泛分布且危害严重的园林害虫,又名树虱子、介壳虫,属于同翅目蚧壳虫科昆虫。它们的繁殖速度很快,一年能繁殖2-7代,而且虫体上覆盖着厚厚的蜡质层,这使得防治工作变得非常困难。蚧壳虫以若虫和成虫的形式固着在寄主植物的枝干上,刺吸汁液,对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被害的枝条发育不良,重者整枝或整株枯死。其中,2-3年生的枝条受害最为严重。关于蚧壳虫的发生与防治,以下是具体的分析和建议:发生规律蚧壳虫的发生规律与寄主植物的生长周期、环境条件和天敌的种群数量等因素有关。寄主植物的生长周期蚧壳虫主要以若虫和成虫的形式在寄主植物的枝干上越冬。随着寄主植物的生长,蚧壳虫的数量也会逐渐增加。特别是在寄主植物的生长期,蚧壳虫的繁殖速度会更快,种群数量也会更大。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对蚧壳虫的发生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都会影响蚧壳虫的繁殖和生存。一般来说,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蚧壳虫的繁殖和生存,而干燥、寒冷的环境则不利于其生存。天敌的种群数量天敌的种群数量也是影响蚧壳虫发生的重要因素。天敌包括寄生蜂、瓢虫、草蛉等,它们可以有效地控制蚧壳虫的数量。当天敌的种群数量增加时,蚧壳虫的数量就会受到抑制。防治方法针对蚧壳虫的发生规律,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加强检疫在苗木和果实调运过程中,要加强检疫工作,防止蚧壳虫的传播和扩散。一旦发现带虫苗木或果实,要及时处理,杜绝其传播和扩散。冬季防治在冬季,可以采取刮树皮、剪除虫枝和用硬塑料刷或细钢丝刷刷掉虫体等方法进行防治。此外,在萌芽前还可以刮掉树干基部的老皮,涂上约10厘米宽的粘虫胶,以粘住上爬的若虫。化学防治在化学防治方面,可以选择内吸性杀虫剂进行防治。例如,在蚧壳虫的低龄盛发期,可以使用40%速扑杀乳油1000~1200倍液进行防治;如果错过防治时期,则可以使用700~800倍液进行防治。冬季清园时,可以使用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加95%机油乳剂300倍液进行喷防。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方面,可以采取阻隔上树的方法。早春时,在树干基部绑扎塑料薄膜环,可以有效阻止草履蚧上树危害或者产卵。生物防治在生物防治方面,可以保护和利用天敌。例如,寄生蜂、瓢虫、草蛉等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蚧壳虫的数量。因此,在防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对天敌有害的化学农药。综上所述,针对蚧壳虫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可以采取多种防治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加强检疫、冬季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的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蚧壳虫的数量和危害程度,保护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