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霍州霍州署PPT
霍州署,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东大街北侧,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代官衙建筑。它始建于唐代,占地面积达3.85万平方米,是现存的元、明、清三代古文化遗产...
霍州署,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东大街北侧,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代官衙建筑。它始建于唐代,占地面积达3.85万平方米,是现存的元、明、清三代古文化遗产。霍州署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宏伟的建筑规模、精巧的整体布局和独特的设计,被誉为全国现存同类衙署之冠,是中国已知唯一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州级署衙。历史沿革霍州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相传,它曾为隋末中郎将宋老生的军中幕府,唐时又成为尉迟恭的帅府行辕。作为州治署衙,它见证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和历史变迁。原建筑在元大德年间因地震而倾圮,后在明清两代经过陆续增补修葺,逐渐完善。建筑特色霍州署的建筑风格独特,整体布局严谨,结构奇巧,古朴典雅。其主体建筑雄伟高大,附属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得法,形制壮丽。中轴线建筑为主,东西辅线为辅,形成了三大建筑群和一些署外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闪耀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辉。主要建筑谯楼位于仪门前,东西宽15米,南北长11米。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知州荡克宽建。门洞上楣书“振辰”二字,源出《论语》,意为执政者如能以德感人,则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归顺。然而,1985年谯楼塌毁,好在1990年复修,使其得以重现风采丹墀位于谯楼与仪门之间,是知州举行礼仪和群众“闹社火”集会的场所仪门即官署第二重正门,台前石狮一对,拾级而上至仪门。明嘉靖年间建。仪门四梁八柱,五檩四椽,建筑宏伟壮观。“霍州署”金字牌匾悬于仪门上端。仪门东便门为“人门”,人们通常出入之门。西侧便门为“鬼门”,古代为死刑犯出入之门甬道连接大堂与仪门间的通道,高出地面一米。古时衙役站立两旁,迎送各级官员的礼仪之道戒石亭仪门北十米甬道中的木牌坊,南楣书“天下为公”,北楣书“清慎勤”。原设亭的地方立一石碑,后为出入方便改建“戒石亭”文化价值霍州署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北保定总督署、河南内乡县衙共同构成了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四级古代官衙文化体系。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发展和演变的实物资料。同时,霍州署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研究价值也使其成为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与开放1996年11月,霍州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保护和修复,霍州署逐渐对外开放。目前,霍州署大堂院、中轴线和廉政文化馆已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总之,山西霍州的霍州署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建筑风格的古代官衙。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通过参观霍州署,游客可以领略到古代官衙建筑的独特风格和历史文化底蕴,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