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及护理措施PPT
输液反应概述输液反应是指在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药物过敏、药物相互作用、输液速度过快、药物浓度过高、输液...
输液反应概述输液反应是指在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这些反应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药物过敏、药物相互作用、输液速度过快、药物浓度过高、输液器具污染等。常见的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休克和死亡。常见的输液反应1. 发热反应原因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如致热源、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灭不彻底、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症状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2. 心力衰竭、肺水肿原因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症状患者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啰音,心率快3. 静脉炎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4. 空气栓塞原因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有漏缝;或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均有发生气栓的危险。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而致患者死亡症状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濒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护理措施1. 发热反应的预防和处理预防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包装及无菌有效期;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处理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2. 心力衰竭、肺水肿的预防和处理预防控制输液速度,老年人及婴幼儿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宜过多;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输液速度,倾听患者主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可使患者端坐,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同时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溶液;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3. 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处理停止在此部位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中药治疗,将如意金黄散加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具有清热、止痛、消肿的作用;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4. 空气栓塞的预防和处理预防输液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并将各部件衔接紧密;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物;输液完毕及时拔针;加压输液时应有专人守护处理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以减少空气进入肺动脉口;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有条件时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其他输液反应及护理措施1. 过敏反应症状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局部或全身出现片状红斑;严重者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气喘、声嘶、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预防详细询问过敏史,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输液前应根据药物过敏试验的结果决定是否输液;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如出现休克,应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等抗休克治疗2. 输液速度不当症状输液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等;输液速度过慢则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延误病情预防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药物性质等调节合适的输液速度;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处理如出现输液速度不当导致的不良反应,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遵医嘱处理3. 输液部位疼痛症状表现为输液部位疼痛、肿胀、发红等预防选择合适的输液部位,避免在有炎症、硬结、疤痕等部位穿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部位疼痛的情况处理如出现输液部位疼痛的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更换输液部位或重新穿刺;遵医嘱给予局部热敷、理疗等处理总结输液反应是临床常见的医疗风险之一,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输液反应的症状、预防和处理措施,加强巡视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反应,确保患者的安全。同时,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